【致總統 副總統
及政府各部會長官的一封公開信】
尊敬的賴清德總統、蕭美琴副總統、行政院與各部會首長:
近日又發生一起因車輛暴衝造成重大死傷的交通事故,令人痛心。我身為母親,深感心碎;我身為發明人,更為難過,因為明明早就有技術可以預防這一切的發生,但台灣的體制卻讓我們一次次錯過守護人民的機會。
過去一年來,我不斷將我所研發、擁有國際專利的「環保減碳AI智慧速度輔助器」遞交給政府各部會建議施行——包括總統府、交通部、立法院、地方政府等。我親自遞交了五次文件到總統府,卻得到的是冷漠與敷衍。
我是土生土長的台灣人,經歷多年投入研發,開發出一套擁有國際發明專利的綠色交通科技:「AI智慧速度輔助器」。它能夠預防車輛因誤踩油門而暴衝,降低車禍傷亡,同時協助駕駛人減碳、省油、提升行車安全。這是一套真正能救命、守護人民與環境的技術。
但遺憾的是,這樣的台灣技術,在台灣,竟然得不到支持。
過去一年,我寫信、拜訪、遞交建議案超過五次到總統府,也向立法院、行政院、交通部等提出具體試行方案(如率先於基隆、新北、高雄、金門等地的計程車進行安裝試辦),卻一次又一次石沉大海。
當我向新加坡提出申請,卻在四個月內通過完整書審、面試、簡報等程序,獲得政府的研發補助與創業空間,支持我將這項技術落地。這讓我既欣慰,也心痛——為什麼身為台灣人,為了讓自己的技術落實,卻只能靠他國政府的幫助?
我不想離開台灣,但台灣的制度與態度,卻逼得創新人才不斷外移。
最近再度發生車輛暴衝造成幼童傷亡的事故,我心如刀割。這不是單一事件,而是可以被預防的悲劇!如果這項AI速度輔助裝置能提前部署於高風險路線車輛上,就能降低這些意外的發生。但台灣政府寧可花數十億去事後急救、賠償,卻不願在事前給創新一個機會。
我們這一代的創業者,不是沒有技術,而是沒有制度支持。我曾為了這項技術,被詐騙損失上千萬,也曾在制度前流血流淚,但我依然不放棄。因為我知道,它能救命、救環境、救未來。
政府若不願主動扶持,那台灣的創新永遠只能靠運氣與海外資源才能存活。
我懇請政府,正視這樣的制度問題,學習新加坡政府有效率、整合式的創新審查與資源支持制度,設立真正的一站式科技扶持平台,由科技部、經濟部、國發會共同整合,避免讓創新者成為補助制度下的受害者。
台灣不是沒有創新人才,是政府不願扶他們一把。
當我們在內耗政治口號、只會喊「挺人才」的同時,其他國家早已用行動搶下下一代的技術主導權。我誠懇呼籲,請讓創新者在台灣有留下來的理由,別讓這片土地繼續失去本該屬於它的光。
我不是在告別台灣,而是在替台灣留下最後一個請求。
而這套台灣人發明、擁有國際發明專利的創新技術,能有效防止油門誤踩、減少車禍死傷、節能減碳、保護空氣品質,不但符合SDGs永續發展目標,也早已獲得新加坡政府認證支持,提供我三年創新研發資源與辦公室補助。
但台灣呢?
政府只會在悲劇發生後才動起來,卻沒有制度預防。當我提議從基隆、新北、高雄、金門等高風險地區試辦AI安駕裝置時,沒有任何單位願意接手。台灣的制度讓我這樣一位土生土長的發明人,不得不轉向海外發展。
為了推動這項技術,我曾被詐騙損失逾千萬,仍不願放棄,因為我相信:技術應該用來守護生命,而非被官僚程序耗盡熱情。
我誠懇建議台灣政府:
1. 立即啟動交通事故防範創新方案,以智慧速度輔助技術優先應用於計程車、公車、外島交通、長途客運等。
2. 成立一個科技研發一站式整合平台,由科技部、經濟部與國發會共同主導,避免創新者在制度中漂流。
3. 仿效新加坡政府的審查與支持制度,設立明確、透明、可預測的創新扶持機制。
4. 要求駐外單位每半年回報成功經驗,供國內決策單位參考,實質連結國際資源。
今天不是一封抱怨信,而是一封願意「共創改變」的呼籲。
我們台灣人有技術、有良心、有願景,卻沒有一個願意支持的制度。
如果政府再不行動,下一次的交通悲劇、下一位被犧牲的孩子,就會再次上演。
我不願離開台灣,但也需要一個能留下來的理由。
敬請重視,讓人才與技術能在台灣生根茁壯,而不是被迫流浪他鄉。
敬上,
吳雯怡
LYJD
Friendship International PTE. LTD.
台灣發明人/綠色交通倡議者
2025年5月20日
圖/文取自
#華視新聞 #CH52
👉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Lqumxv-80xA
聯合國新法規針對踏板誤用並推出新一代電動車煞車系統
https://unece.org/artificial-intelligence/press/new-un-regulations-target-pedal-misapplication-and-usher-new
品牌官網:https://s-stopper.com/
留言
張貼留言